跌傷手腕手掌勿忽視

跌仆受傷,可大可小。傷患豈止皮肉矣,往往易傷及韌帶或骨等,前臂骨折亦時發生。骨折尤其見於高齡銀髮族,或骨質疏鬆人士。西方醫學概括因跌仆時用手的傷患為FOOSH,意思是跌倒時用手支撑地上,引起的手及手腕所致一系列傷患。

橈骨遠端骨折(Colles’ Fracture),為近手腕的前臂骨骨折,是跌仆傷患中常見的上肢骨折病種。前臂由二枝長骨組成,若跌倒衝擊力過大,或骨質密度疏鬆,手腕碰撞地面後可導致橈骨斷裂,嚴重者手腕骨折段會向手背方向彎曲變形。

若骨折斷裂程度不嚴重,或沒有皮肉傷開(開放性骨折),醫生或醫師大多以手法復位,並以短臂石膏承托及保護。物理治療可幫助消除腫痛,減低出現交感神經反射性的血管收縮(RSD)併發症,及協助回復活動幅度。

即使早期X光已排除了橈骨骨折,但手腕部靠近拇指側處,即解剖鼻咽盒(見圖),在受傷後兩周時,若仍出現明顯壓痛點,則不可忽略有其他傷患未被發現,疼痛有可能為舟骨骨折或舟月韌帶損傷所致。

在跌傷初期,即使很早接受X光檢查,但由於舟骨骨折綫在X光片上並不明顯,所以常容易被忽略。直至受傷後數周,骨折綫處充血腫脹,X光檢查此時才變得明顯及能被覺察。醫生對手腕部傷後持續疼痛的檢查常包括X光覆檢,甚或電腦掃描,以查證有否髮絲樣幼細的舟骨骨折。此外,亦由於舟骨的血液循環較差,容易出現骨折不癒合的後遺症,所以若發現舟骨骨折,大多要以西醫手術固定處理。

手腕手掌韌帶繁多,為精密的手腕關節提供了足夠的牽拉穩定。若跌倒時以前臂內旋,及手腕後伸並掌根撑地,則舟月韌帶因而承受巨大衝擊力,導致韌帶撕裂,手腕舟骨及月骨間關節失穩。若以X光檢查,可清楚發現舟月間距增加,兩骨分離。在急性期間,可針對紅腫熱痛消炎止痛,慢性期則強調功能鍛練,例如透過手腕的屈伸肌肉訓練,尤其是橈側腕屈肌,以改善手腕舟月關節穩定性,以能夠恢復手腕握重物功能及動作為目標。

跌倒可致多種手部損傷,而以上是簡單介紹幾種最常見傷患。如對以上內容有疑問,歡迎電郵查詢,或向醫療人員詢問。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