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痛真定假?

文獻記載針灸治病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東亞地區廣泛流傳針灸,甚至不同國家演變自己獨有的流派,但西方醫學與之關係多年來如同陌路人。直自上世紀70年代,一代的中醫前輩努力向西方演示針灸止痛療效,例如在甲狀腺手術間以針麻代替麻醉藥施行,這令西方臨床醫生吃驚這小小的針尖何以能止痛。及後這幾十年,針灸止痛已被認定有臨床止痛療效,但大家仍努力找出其作用機理。

現代醫學是以實驗證據選醫療方案,態度嚴謹,而過程中最高可信程度實驗,為「對照雙盲實驗」莫屬。實驗簡而言之,即研究前綫人員及受驗者並不知悉進行實驗組還是對照組,以防兩者喜惡而影響實驗結果。

另一邊廂,中醫針灸卻在對照雙盲實驗設計上有天生的缺陷,因施治者與實驗對象十分容易知悉實驗中穴位及針刺與否,從而影響實驗結果可信性。有見及此,針的非實驗組常以非實驗穴位、淺刺或只表面碰觸而非破皮方式,作針灸的對照實驗。但有趣的是,無論真針灸、假針灸的治療皆相比不治療組,仍然有效。究竟是不論深或淺刺或輕觸,已能產生療效,或只要患者合理期待針灸,便會產生止痛效果,莫非只是安慰劑而已?

研究人員嘗試解釋針灸止痛原理:針刺激產生得氣感,便可透過「C fiber」啓動痛閾,將原本要傳送大腦的痛覺信息,在脊髓層面被阻擋,不上傳大腦,暫停產生痛感;或在中腦層面,因應針刺激而分泌內啡肽,產生止痛效果。前者產生短促止痛效果,後者能維持數小時的長效。

科學家亦探究大腦在針治療中的參與程度,利用功能性磁力共震(fMRI)考查大腦在「針」過程中的局部血液量及代謝變化。實驗發現受針者,大腦皮層中負責痛覺的區域會產生質變的反應(Neuroplasticity),產生長遠的痛覺改變。此外,研究結果受限於受試者清醒狀態,若麻醉狀況下,反而增加痛覺敏感度。

實驗結果在引起神經信息改變方面,似乎印證不同針法的療效皆有心理作用。但其中其實兼涉更廣的醫患互動層面,例如文化、環境、醫患信任等。此外,證明針灸治療除神經信息層面外,亦須進一步研究受針位置在質層面上的改變,才能更全面把道理說得明白。

原文刊登於2021年8月18日《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標題為"針灸治痛真定假?"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