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皮膚乾燥

剛過中國節日七夕,意味二十四氣節已踏入立秋。秋意漸起,午後炎熱雖令人汗流浹背,但已感覺到一些秋風送爽,晚間一陣涼意。秋季氣候乾燥,容易誘發皮膚乾燥龜裂、濕疹復發,故以下將分享些適時皮膚護養方法。

中醫認為皮膚與肺臟息息相關。肺臟特性喜潤而惡燥,而秋燥卻最易傷肺,容易引起肺主氣功能失常,故咳嗽難停,並由於肺主皮毛,所以一身皮毛亦可受秋燥影響,乾燥難耐。若要改善或預防皮膚情況,食材可多選擇秋葵、梨及雪耳等,並平常少吃辛辣食物。

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裏,肺和大腸功能互相影響,又大腸為傳導之官,幫助身體排出糞便,若便秘亦能影響肺臟與皮膚功能。臨床不難發現濕疹患者常伴有排便問題,觀其皮膚狀況更是糾纏難癒。要改善大便乾燥問題,自療食物方法可多吃牛蒡、沙葛等,取其功效潤燥通腑,保持腸胃通暢,惟腸胃易瀉或孕婦慎服,並向註冊中醫查詢其服用量或其他改善方法。

在保健湯水方面,秋季時候可多服用川貝燉雪梨,成分包括雪梨兩個、雪耳10克、川貝5克、南杏仁10克、紅棗5枚。烹煮方法為雪梨洗淨去瓤,其餘材料浸透,清水500毫升燉煮1小時,適量加入冰糖服用。

此外,亦需明瞭情緒與皮膚狀況互為因果。秋性肅殺,令人容易出現悲秋心態,心情抑鬱低落。加諸皮膚痕癢症狀,情況會更為糾纏難解。正如《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所言,秋季不妨多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使情志更為舒暢,飯後多慢步於庭園草地,讓微風微撫臉上,耳聽小鳥細語,將煩腦拋諸萬里雲霄之外,樂哉!

皮膚問題易受氣候炎熱、潮濕和乾燥影響,雖四季病因皆有所主,但只要順應四時,避其天氣極端狀況,注意飲食情志調養等,大部分情況可以相安。

原文刊登於2021年9月1日《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標題為"秋天皮膚乾燥"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