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甩骹?

人體構造奇妙,骨架結構既堅硬可提供支撑作用,又可在骨連接關節處能產生運動。骨關節每天動作數百至千,按道理過程應順滑無阻,但人到中年卻時有咯咯作響,莫非關節甩骹?

甩骹者關節開合動作受阻,但若果關節活動幅度大致正常,惟動作中反覆作響,其成因實非甩骹,產生因由可由關節面受損,或相鄰軟組織摩擦所造成。

在日常坐立或步行動作中,時有所感髖處活動作響,好不自然,髖響每每隨動作重複發作。髖響來源主要有二:其一為關節內,其二為關節外鄰近組織問題所致。若銀髮族自覺髖活動不利,關節響聲漸起,動作僵硬情況早上尤甚,熱身運動後改善,若作西醫檢查,大多可從X光檢查發現關節腔收窄、骨邊緣增生變形等退化改變。關節面退化變形,動作不暢,是故碰撞或摩擦產生聲響。

若不幸運動創傷或跌仆後發作關節作響,並見活動幅度受限者,理應作西醫骨科檢查,以排除關節軟骨撕裂。若不予理會,後果可加快軟骨損耗及退化進度。

若無明顯受傷史,及活動幅度正常者,髖響成因可由鄰近的僵硬肌腱軟組織,在活動時摩擦骨突出處產生。非關節因素的產生髖響特點是響聲可重複性,隨特定方向動作可不斷重新產生,並自覺皮膚下有滑動感。可產生髖響的肌肉包括股直肌、髂腰肌、髂脛束及闊筋膜張肌。

針對不同肌腱來源的髖響作拉筋運動,以鬆弛緊張的肌腱拉力,並訓練對側的拮抗肌群,以改善關節功能位置,可減緩肌腱滑動摩擦作響的情況。

原文刊登於2021年10月6日《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標題為"莫非甩骹?"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