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痛風

痛風就如其他以「風」命名的中醫疾病,例如中風、風疹(蕁麻疹)及漏肩風(五十肩)等,使用「風」有其涵義。風其實有兩層意義:首先風可以是致病因素,例如過度吹風可誘使蕁麻疹或五十肩的發作;其次病狀具有風變幻莫測或善行數變特徵,例如中風病,臨床見有影響神智者,或手或腳動彈不得,舉步為艱,每個病例症狀皆不同。而痛風病顧名思義症狀既以痛為主,同時症狀發展變化快,病變起病急,但若中西醫治療得當,症狀可很快地完全消失。

痛風成因其實與身體嘌呤代謝異常有關,並涉及外內病因。一般而言,外因為過度進食高嘌呤成分食物,例如動物內臟、沙甸魚、啤酒、西蘭花及豆類製品等,使體內產生過量尿酸,並沉澱於關節處,引起急性炎症,臨床表現紅腫熱痛症狀。至於內因方面,身體排洩代謝廢物速度減慢,見於腎功能不全或脫水患者,都可以引致尿酸積聚,最終引起結晶及發炎。

要預防痛風,平素不應過分進食肉類海鮮及經常飲酒,日常飲食應多蔬果、少肉類及多運動。若曾患上或反覆出現痛風,理應更小心審視自己的日常飲食,並有飲足夠水習慣,以避免攝取過多嘌呤。對於腎功能不全者,要吸收優質蛋白質,不過食肥膩鹹香食品,以免加大對腎臟的負荷。

中醫處理痛風其實亦針對飲食及體質因素:要減少進食膏粱厚味食物(即油膩、甜膩或味道濃厚的食物),同時亦要處理體質因素,其中常見患者肝經濕熱或脾腎陽虛,寒濕困重,兩者寒熱不同,但皆可致痛風。除要戒口外,亦可針對體質處方中藥以清熱燥濕或溫陽利水,這往往有良好的消腫止痛效果。此外,筆者亦建議以食療輔助,例如可多進食生熟薏米粥,或飲用粟米鬚澤瀉茶(材料鮮粟米鬚半斤、澤瀉5錢及清水8碗煲半小時)。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

2 Replies to “中醫談痛風”

  1. Int J Clin Pharmacol Res 1995; 15 9 15 generic cialis tadalafil Gallicchio L, Lord G, Tkaczuk K, Danton M, Lewis LM, Lim CK, Flaws JA Association of tamoxifen TAM and TAM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with self reported side effects of TAM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