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痛風

痛風就如其他以「風」命名的中醫疾病,例如中風、風疹(蕁麻疹)及漏肩風(五十肩)等,使用「風」有其涵義。風其實有兩層意義:首先風可以是致病因素,例如過度吹風可誘使蕁麻疹或五十肩的發作;其次病狀具有風變幻莫測或善行數變特徵,例如中風病,臨床見有影響神智者,或手或腳動彈不得,舉步為艱,每個病例症狀皆不同。而痛風病顧名思義症狀既以痛為主,同時症狀發展變化快,病變起病急,但若中西醫治療得當,症狀可很快地完全消失。

痛風成因其實與身體嘌呤代謝異常有關,並涉及外內病因。一般而言,外因為過度進食高嘌呤成分食物,例如動物內臟、沙甸魚、啤酒、西蘭花及豆類製品等,使體內產生過量尿酸,並沉澱於關節處,引起急性炎症,臨床表現紅腫熱痛症狀。至於內因方面,身體排洩代謝廢物速度減慢,見於腎功能不全或脫水患者,都可以引致尿酸積聚,最終引起結晶及發炎。

要預防痛風,平素不應過分進食肉類海鮮及經常飲酒,日常飲食應多蔬果、少肉類及多運動。若曾患上或反覆出現痛風,理應更小心審視自己的日常飲食,並有飲足夠水習慣,以避免攝取過多嘌呤。對於腎功能不全者,要吸收優質蛋白質,不過食肥膩鹹香食品,以免加大對腎臟的負荷。

中醫處理痛風其實亦針對飲食及體質因素:要減少進食膏粱厚味食物(即油膩、甜膩或味道濃厚的食物),同時亦要處理體質因素,其中常見患者肝經濕熱或脾腎陽虛,寒濕困重,兩者寒熱不同,但皆可致痛風。除要戒口外,亦可針對體質處方中藥以清熱燥濕或溫陽利水,這往往有良好的消腫止痛效果。此外,筆者亦建議以食療輔助,例如可多進食生熟薏米粥,或飲用粟米鬚澤瀉茶(材料鮮粟米鬚半斤、澤瀉5錢及清水8碗煲半小時)。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