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肌腱

前文討論了髕韌帶及阿基理斯肌腱的臨症分別,肌腱等軟組織有各自診斷及病理特點。具體而言,若肌腱出現問題,其可概括為疼痛症狀,功能減退,及病理的結構改變3大方面。臨床面對病症,不論患者及診療者,會很容易跌入誤區,以為治療肌腱病症時只應着眼在消除疼痛,故此方法未免只有止痛消炎為主。

及後很多醫者臨床不難發現患者若長時間休息患處,疼痛部位不但依舊疼痛,而且患處仍久久未能回復功能,難道是哪處出現問題?

一般治療肌腱只着眼逆轉病理改變及因此希望能紓緩痛楚,而忽略運動對肌腱康復的重要性。研究肌腱的學者指出,治療應先處理功能恢復,這反而有助減緩疼痛。往昔我們相信肌腱患處是滿布發炎組織,殊不知現代病理研究指出,慢性肌腱炎並不能發現發炎細胞,反而能找到各種炎症誘導物質及參差不齊的血管增生。故此,若只強調一味冰敷及休息,肌腱康復並不會得到太大的進展,或甚至會發展成所謂「風濕痛」,翻風落雨前夕作預報式的疼痛復發。

研究明確指出,冶療不要單純處理病理及消炎,而是要視肌腱康復為一個連續過程,患者在復元過程中應盡早有序讓肌腱負重。與此同時,也不應過早恢復高強度運動。負重運動能有效改善肌腱功能及減輕疼痛,更能裨益相鄰肌肉,及增強肌腱肌肉連接處。漸進負荷及下肢着地的「閉鎖式動力鍊運動(Closed Kinetic Chain)」能改善肌腱的結構功能。

此外,肌腱康復內容及進度亦要因人及軟組織而異,當中考慮個人體能及運動項目需求,例如長跑需良好耐力或短跑選手則需要有爆炸力,或軟組織的差異如阿基理斯肌腱上中下段的處理已不盡相同。肌腱運動初期可以等距收縮為主,幫助紓緩疼痛,至中後期進展至離心收縮及運動專項相關訓練。

總括而言,韌帶或肌腱有各自的病及康復特點,診斷上切勿以單純痛否或單一影像診斷確診,須配合體徵表現及各軟組織的特點論治。

此外,肌腱康復不應只着眼疼痛而忽略功能恢復,治療重點是盡早及循序漸進負荷運動。所以,此一筋,彼一筋,各肌腱及韌帶的診斷及物理治療並不相同。如對以上內容有疑問,請向有相關訓練的醫療人員查詢。

原文刊登於2020年6月17日《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標題為"再談肌腱"

作者:盧文健 註冊中醫師 註冊物理治療師

3 Replies to “再談肌腱”

  1. ivermec As several of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se known cofactors of Tbx20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adult cardiomyocytes, they raise the likelihood that Tbx20 itself may also be required in adult cardiomyocyte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