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上頸椎

頸椎由7節頸椎骨組成,解剖命名由上而下椎骨排序號碼1至7,而第1及2椎更稱作寰椎和樞椎。雖同為脊椎骨,但頸、胸及腰椎結構各有特點,頸椎特別地在椎體後方帶有鈎椎關節,防止椎間盤移位,及橫突結構處有椎動脈穿過,為腦部血液供應的重要來源。

各頸椎雖有其共通特徵,但首兩節外形卻不同,如寰椎及樞椎不帶有鈎椎關節及椎體。故此,頸第1及2節被進一步分為上頸椎,第3節及以下則為下頸椎。上和下頸椎的功能及病徵各異,在治療時要考慮其功能特點。

頸椎的正常動作包括可向前後屈伸、左右側彎及左右旋轉共6個方向。各頸椎骨雖說可作6個方向的運動,各節椎骨尤其擅長某些方向的動作:第1節頸椎及顱底間關節主力頸部前後屈伸動作,第1及2節間的寰樞關節負責左右擰頸,下頸椎關節主要作左右側彎動作。

此外,側彎及旋轉動作會彼此附帶一起地進行,例如作側彎動作時,椎骨會同時作向左或右旋轉。而向左或右轉,是會按椎骨本身是否屈或伸狀況而決定,在中立或後伸位位置,側彎與旋轉作反方向;前屈時,側彎與旋轉同向。

這複合動作理論幫助了預測脊椎的立體運動模樣,同時亦協助指出椎骨關節出問題時,關節將處於何種的緊張位置,例如下頸椎關節出問題時,將會是同側的側彎與旋轉動作受限。此外,若前後屈伸或側彎幅度正常,但轉動幅度受限,其病因多寰樞椎錯位所致。所以透過頸椎不同方向的活動幅度表現,治療師能預計受病頸椎的節數及問題類型。

上頸椎體積細小,但其活動幅度大,又接近極之重要的頭面部,影響頭面對外界五感的接收。所以造物者也為上頸椎設計了精密的神經感受器及肌肉系統,那怕是對稍微的頭頸側擺偏差,也能迅速調整修正。但現代人常使用電腦或智能電話,肩頸部長期缺乏運動及寒背,導致頸椎肌肉失衡萎縮,甚至發展為慢性炎症並肌肉呈脂肪化,形成肌肉無力及關節疼痛的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正如首段落提到的椎動脈,為提供腦血液的重要血管渠道。健康人士的椎動脈一般較平順地穿過下頸椎,而經過上頸椎時,亦需要在數次的「髮夾彎」扭曲轉向。但若上頸椎半脫位偏歪,會對椎動脈拉扯或壓迫,造成惡名遠播的「椎動脈不足」病症,使患者在轉頸至一側或仰頭血管受壓,會因腦供血不足致嚴重頭暈。

最後,由於上頸椎側旁為支配頭皮感覺的枕大及枕小神經,上頸椎錯位可刺激前述神經綫,引致半側頭皮持續性疼痛;下頸椎間的神經根支配上肢肌肉及感覺神經,下頸椎壓迫神經導致上肢麻痺及手臂伸屈無力。所以上及下頸椎問題引發的神經痛位置等症狀很不相同,切不能將上及下頸椎混為一談,馮京與馬涼絕非同一人。

原文刊登於2020年7月1日《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標題為"談談上頸椎"

作者:盧文健 註冊中醫師 註冊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