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後足跟疼痛

足跟痛可算是頗為常見的運動創傷痛症,但即使是痛處只為方寸之間,其原因原來可以十分不同。例如見於青少年的跟骨骨骺炎(Sever’s Disease)、成年人的阿基理氏肌腱炎,或中老年人哈格蘭德後跟症候群(Haglund’s Syndrome)等。以下將談談各病症的原因及症狀鑑別。

骨生長處足位於骨兩端的骨骺,即骨生長板處,存在於兒童及青年身上,並至成年時消失。骨骺炎原因由於長期受骨骺所牽拉,跟骨骨骺炎相信與跟骨生長速度快於足跟旁肌肉的增長幅度,或患者運動過度,引致使足跟過度牽拉骨骺引起。

骨骺炎症狀可伴見緊張的阿基理氏肌腱,痛症每每在運動訓練後增加,休息後紓緩,情況反覆發作而逐漸加劇。診症時醫生會按照患者年齡,症狀隨運動休息的變化,及痛處徵狀作初步診斷。若病情進行物理治療後仍持續,醫生大多會作磁力共振作進一進診斷及鑑別,並排除其他病因。

阿基理氏肌腱炎多見於中老年運動員,並可因應患痛高中低段位置,分類肌腱炎類型。建議讀者可參考另一文章《此一筋彼一筋》尋找相關資料。要診斷阿基理氏肌腱炎,除考慮局部觸痛按痛外,就如肌腱研究學者Jill Cook所言,肌腱炎臨診更應考慮發力時的表現,而治療方面,亦宜及早作循序漸進阻力訓練,幫助肌腱恢復功能。

哈格蘭德後跟症候群可見足跟後部明顯腫起突出,骨刺樣隆起,質地堅硬。研究指出其病理牽涉層面較廣,包括肌腱、骨膜及足後跟滑囊組織炎症。病症多見兩足同時發生,但臨床亦可見單是發病。高足弓、小腿後側肌腿緊張及鞋履過緊為誘發因素。

要治療以上足跟疼痛,大體而言,可按患處情況處理,例如紅腫者可先予以冰敷。及後若疼痛明顯減退後,則作熱敷處理。除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例如激光、衝擊波,亦能幫助慢性炎症減退及軟組織修復。物理治療師亦按不同病症,處方合適運動,例如小腿肌肉離心收縮及各式拉筋,改善足跟肌力及筋腱柔韌度。如對以上內容有疑問,請向有相關訓練的醫療人員查詢。

原文刊登於2020年9月16日《香港經濟日報》理療感悟,標題為"談談後足跟疼痛"

作者:盧文健 註冊中醫師 註冊物理治療師